家教文章--幼儿教育重在什么

2021-09-16 11:55 阅读量:651

教育专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中,以婴幼儿时期的教育最为重要,此阶段的教育很可能影响个人一生的思想与行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一定注意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要遵从孩子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心理,切忌一厢情愿、拔苗助长。

一、让孩子快快乐乐地玩,在玩中学习、玩中成长。

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说:“人之初,性本玩”。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小孩子不仅要有人道主义精神,更要有童道主义精神,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们玩,才能健康成长。幼儿园里首要的任务就是看护好孩子、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玩得越开心越好,创造条件也要让孩子玩好,让孩子在玩中学习、玩中成长。蒙台梭利发现,0——6岁学前阶段的儿童在其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特别有兴趣,这时的学习特别容易而迅速,是教育者施教的最好时机。孩子在敏感期时产生的特别的兴趣爱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是天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交往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

独生子女在家中无法建立伙伴关系,一家老老少少众星捧月,使孩子容易产生自私、不爱惜东西、不关心他人等不良习惯,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而养成孤僻、胆怯、内向的性格。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加压,在教育上有意无意的向智力方面倾斜,在生活上包办代替,过分照顾、过分保护,剥夺孩子锻炼意志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这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将来孩子能否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小时候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幼儿园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交往是幼儿意愿上的需要,他们有共同的乐趣、相互最容易心领神会的语言,他们很自然地会在一起玩耍。

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定的行为能力。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俗语说,多高的墙多深的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搞建筑是如此,做人更是如此,行为能力可包括:①遇到问题能主动提问,并知道用什么方式提问。②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先试着独立解决,而不是立刻就请求帮助。③知道在公共场所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④学会完成任务。即会按别人的要求去做一件事。⑤能耐心地听别人说话。⑥会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愿望。⑦会用礼貌的话与别人交谈。⑧学会帮助别人和请求别人帮助。⑨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好习惯的形成,大约需要重复21次。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是父母的作品,要想孩子有良好的习惯,家长首先要有。当家长和老师的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教育规律,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培养。

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难免一次回来。或者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做母亲的,总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他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一直被妈妈这样宠着,也慢慢有了小脾气。有的事妈妈不答应,他就耍无赖,使小性子。举一个一位家长曾经告诉我的一个实例吧。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蒸饺。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买蒸饺?母亲为难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蒸饺的。咱们再睡一会,天一亮,妈妈就给你去买,啊。”孩子仍然不依不饶,哇哇大哭起来。做母亲的最后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负担的。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下不为例”的话千万不要说。你给他破例一次,他还会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说不定又一句“下不为例”就过去了,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学到了乖,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人的欲望也是无限扩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长能满足孩子到什么时候呢?一时的心软,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难道你也替他摘下来?

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不能答应,就是不能答应。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来玩耍,要吃家里没有的东西,你必须让他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赖也没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会再如此了。对于过分的要求,没有“下不为例”可言。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新街196号
电话:0531-85953381
邮箱:
备案:鲁ICP备18017379号-1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