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幼儿园”缓解小班宝贝分离焦虑的方法

2022-08-24 14:34 阅读量:615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差不多每隔1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会去寻找一次亲密看护人。这是孩子的本能:和亲人分离达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后,就需要重新回到亲人身边,汲取安全感。
    而刚上小班的宝宝,从过去随时可以找到亲人的状态,切换到几乎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分离焦虑”的出现。因此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产生入园分离焦虑是较为正常且普遍的。
    通过观察孩子有否出现以下表现,可初步判断其是否产生入园分离焦虑:
    1.怕生:不愿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
    2.拒绝进食:有些孩子会通过拒吃和拒喝的行为来表现反抗。
    3.强烈反抗行为: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4.说谎:有的孩子为了拒绝上幼儿园,会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5.大哭大闹:情绪反应强烈,哭闹不止。
    6.阶段性体质过敏: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会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情况,家长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已有分离焦虑情绪产生。

一、缓解孩子分离焦虑,家长如何做
    1.建立积极印象
    家长可多选择一些以幼儿园生活为主题的绘本,在与孩子一同阅读的时候,多称赞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强化和小伙伴一起玩闹的开心印象,鼓励孩子对集体生活产生兴趣,在情绪上帮助他们去接纳幼儿园的生活。
    2.做好习惯培养
    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充分的入园准备,在家里时有意识、有规划地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用小杯喝水、主动洗手等习惯,并让孩子规律作息,养成午睡习惯等等。当孩子们在幼儿园发现作息生活和家里相似,会有一种熟悉感,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而且当宝宝们发现自己能独立在幼儿园做很多事情以后,也会更有自信,更积极、乐观地面对新环境。
    3.创设幼儿互动机会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主动与其他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当刚上幼儿园的宝宝听到大孩子说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就会对幼儿园产生更多的期待。创设机会也让孩子们在交往过程中懂得更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方法,锻炼交往能力,让他们更快适应集体多人生活的情境。
    二、减少孩子分离焦虑老师如何做
    1.创设温馨环境
    教师在进行教室环境创设时,需适当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用一些暖色和可爱的卡通形象进行布置,设置一些贴近幼儿家庭生活的区角,如:家庭区(区角里的家用电器模型都是幼儿熟悉的,能够增添亲切感)。还可以让孩子从家里带来与父母、亲人的合照贴在教室的墙上。

    2.了解幼儿习惯

教师应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各个孩子生活的不同习惯,如:有的宝宝习惯成人抱着睡觉、独享玩具,教师可适当满足他们的愿望,使其能逐步调整心理、过渡到集体生活。当然,允许幼儿保留原来的习惯只是暂时的,教师最终应逐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作息制度。
    3.转移幼儿注意力
    可以通过游戏设置,使幼儿的一些消极情绪得以发泄,并在游戏中获得愉快、健康的体验感:在每天早晨孩子刚入园、情绪波动最大时,可提供一些好玩的桌面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恋家的情绪得到转移;另外,还可组织一些适合不同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都充充实实,使孩子们无暇因想家而寂寞难过。
    4.组织幼儿参观活动
    在孩子情绪没有稳定时,可组织他们参观幼儿园,适当带他们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缓解压力。还可以组织小班宝宝观看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上课、游戏、唱歌、做操、画画的情况,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感受幼儿园的“好”,从而向往这里的生活,渴望参与活动。
    三、分离焦虑“逆行道”家长不应这样做
    1.过度不放心
    2.容易向孩子妥协
    3.哄骗式承诺
    “分离焦虑”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不可避免。要解决这一“难题”,帮助宝宝平稳过渡、真正适应,需要家园合力,正确认识、充分关注、科学疏导他们的情绪,不哄骗、不纵容,以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引导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新街196号
电话:0531-85953381
邮箱:
备案:鲁ICP备18017379号-1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