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

2023-01-04 12:45 阅读量:656

 1.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安排和制订计划

制订计划属于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当孩子很小时,一般不能出现有计划的行为,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制订计划所需要的内部言语的控制与调节技能。但到了幼儿期,家长就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来培养孩子的计划性。第一步,家长要主动把自己的计划,用商量或征询的口气详细地告诉孩子。例如,今天,我想这样安排∶"吃完早饭后,先去广场玩;十点钟时,去奶奶家吃午饭;午睡过后去书店;然后回家,我做饭,你画画;晚饭后,你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你觉得怎样?"开始的时候,孩子肯定不甚明了,但既然看到家长非常认真,他也会煞有介事地同意。这样做的次数多了,他就能体会到时间和活动安排的含义了。第二步,家长只说出具体活动项目,让孩子来安排次序。比如,"今天我们去公园玩三个项目∶划船、坐碰碰车和玩电子游戏,你来安排先玩什么后玩什么吧!"孩子一般只会按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次序。大人要把自己的建议及其理由讲给孩子听。慢慢地,孩子就会统筹安排了。第三步,家长只给个时段,让孩子自己安排具体活动内容。比如,"今天上午,小朋友来我们家做客,大人聊天,小孩玩。你看玩什么?怎么玩呢?"孩子会报出一大堆的活动。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每一顶需要多长时间,算一算,一个上午最多只能玩几项,让孩子再重新选择、确定一下。这样,孩子就会把内容和时间结合起来考虑了。如果孩子习惯了事先安排活动的内容和次序,他也会像大人一样把计划制订得合情合理,甚至把学习、劳动之类他不十分情愿做的事,也自觉地安排到计划之内。

 2.培养孩子控制自己行为并执行计划的能力

当计划制订了以后,家长要告诉孩子∶必须按计划办事,使计划贯彻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必须要求孩子主动按计划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作出调节,努力去做自己不想做而必须做的事,抑制自己想做而不该做的事。比如,计划里安排下午先游戏后画画。临到画画时,孩子却不想画了,只想看电视。家长这时就要鼓励孩子自我克制,说到做到。此时,家长可以讲一些励志故事,或者用孩子喜爱的动画偶像和童话形象来给他做榜样,让孩子自我比照,努力说服自己更好地去执行计划。

3.引导孩子体验活动,调整计划

由于生活经验较少,孩子的计划未必合乎情理。这时,家长不要急于指点传授。不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计划。比如,要去远足了,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并收拾要带的物品。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可能很正确,也可能不周全。家长可暂且不置可否,让孩子在远足时体验。孩子可能会深刻地感受到∶单肩包老是下滑,不适合行走;吃的东西带得太多,会很累赘;没带玩的东西,很无聊;没带饮用水,会渴得难受等。家长回来再跟孩子聊聊这些心得,这些被整理出来的生活经验就可能被孩子用到下次的旅游计划中,从而自然地对原有计划作出调整。

    4.注意持之以恒

一个习惯的形成,关键在持之以恒,因此,家长应坚持对幼儿做事计划的培养要求,并经常强化这种要求。在幼儿有计划地做事并完成得较好的时候,家长应给予鼓励,并使幼儿意识到计划与效果是密切相关的。久而久之,必然能培养出幼儿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新街196号
电话:0531-85953381
邮箱:
备案:鲁ICP备18017379号-1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校园